
2008年11月25日
2008年11月18日
2008年11月3日
香水:一个谋杀犯的故事

作者: 帕・聚斯金德 译: 李清华
出版社: 上海译文出版社
电影相比小说浮浅许多,与精神层面的挖掘相比,导演无疑更侧重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。一个用视觉表现嗅觉和悬疑,一个用文字表现嗅觉——进而人性的剖析。
主人公不是某一类天资秉异者的代表,而是所有人的代表: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迈上从自我认知到自我肯定的追求之路,他把握了世界的规则,他人的情绪,但却逃不脱面不能对自己的空壳:一个没有任何气味可辨识的自我。
香水的象征意义正如财富、才能之于我们。借此生存,借以自知自信,然后要面对“自爱”这个必修课。堂皇的面具之后的那个“真我”或许躲藏在在50米深的地穴里,与以苔藓为食,蝾螈为伍。
他手中握着超越王权,超越财富的力量,获取众人的爱,但那力量对他毫无意义,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谁,他学会和回报的只有恨。
大家只知道对他倾心仰慕,却不知那只是香水的力量,而他本人躲在那层帘幕後为他们的愚蠢狞笑。
“无嗅的本体”是个很有意思的寓言——难得在西方小说中感觉到东方哲学的寓意。或许所有的地域和行业的大师们想要说的,其实只是同一句话吧。
2008年10月29日
尼尔斯骑鹅旅行记
有些故事念给给小孩听,却是写给把它们读出来的大人。
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开,为了让孩子有一天成为独立的男子汉。这种带着淡淡相思的怀念,现在想来跟《彼得潘》式的感伤完全不同——这种豁达和勇敢在自己童年的“先入为主”是值得庆幸。而始终,我为能将地理读物写得如此美丽的心灵赞叹。
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开,为了让孩子有一天成为独立的男子汉。这种带着淡淡相思的怀念,现在想来跟《彼得潘》式的感伤完全不同——这种豁达和勇敢在自己童年的“先入为主”是值得庆幸。而始终,我为能将地理读物写得如此美丽的心灵赞叹。
此刻映入他眼帘的是,海岛的中央腹地是童山濯濯的高原,而四周沿海岸是大片花冠般的、翠绿欲滴的肥沃土地。现在他才开始明白昨天晚上他听到的那段对话的含义。高原上有许多风磨。那时他正好坐在一个风磨旁边休息,有两个牧羊人带着猎狗赶着一大群羊走来了。那个老年牧羊人默不作声地坐在那里,以一种笔墨所无法形容的倦怠的眼光凝视着浓雾。过了半晌,他才开口同身旁的伙伴说话。
“现在我给你讲一个典故,艾立克,”那个老牧人说道,“我捉摸着,古时候的人和动物大概都比如今的要大得多,连蝴蝶都大得不得了。曾经有过一只蝴蝶,身体有几十公里长,翅膀像个湖泊那样宽。这对翅膀宝蓝色里闪现着银色光辉,真是漂亮极了。那只蝴蝶在外面飞翔翩蹑的时候,所有别的动物都停下来观看。
“可是毛病恰恰出在他委实太大了。那双翅膀实在难于支撑住它。要是他放聪明一点,就在陆地上飞来飞去的话,那倒还罢了。可是偏巧他不这样明白事理,而是一飞就飞到了波罗的海上。还没有等到飞得很远,就碰上了暴风雨,狂风刮打着他的翅膀,把它们撕裂开来。艾立克,你是很容易理解的,波罗的海上的暴风雨对付蝴蝶的翅膀,那简直是不在话下的,不消片刻就把那对翅膀撕个粉碎,碎片统统随风卷走,而那只蝴蝶就可怜巴巴地坠入了海中。起初他还随波逐流来回漂浮了一阵子,后来就搁浅在斯莫兰省外面的暗礁上了。从此之后,就一直躺在那里,跟早先一样长一样大。
“你和我居住的这个厄兰岛原来就是那只蝴蝶。只消动动脑筋,就不难发现,整个岛屿形状就像一只蝴蝶。在北面可以看得出来,那是细长的躯体上身和圆圆的脑袋,在南面可以看到躯体的下身,先是由细变粗,再由粗变细,收缩成一根尖尖的尾巴。”
他朝着年轻的牧羊人投去带有询问眼光的一瞥。那一个已经吃完了,正在系他的口袋。“我不晓得你唠叨了老半天究竟想讲点啥,”他说道。
“嘿,我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个,”年老的牧羊人说道,他的声音低沉下来,几乎一字一句都是耳语般地有气无力地吐出来,眼睛失神地盯着茫茫浓雾,似乎在寻找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,“我只是想知道:住在山下农庄里的那些农民,靠出海打捞为生的渔民,保格霍尔摩的商人,或者是每年夏天都到这里来洗海水浴的浴客,在保格霍尔摩宫廷废墟里漫游的旅游者,每年秋天到这里来猎取山鹑的猎人,到阿尔瓦莱特山上去画羊群和风磨的画家……等等,我真想知道呀,他们这些人当中究竟有没有个把人知道,这个海岛曾经是一只蝴蝶,他曾经摆动着闪闪发光的巨大翅膀飞来飞去。”
“唉呀,”年轻的牧羊人哑然失笑道,“还真说不定有人晓得这一切呢。他们只消哪天傍晚坐在山崖边,听着树林里夜莺的歌唱,从卡尔马海峡放眼远望,他们就会明白这个岛屿非比寻常,是有来历的。”
“我想问问,”年老的那一个自顾自地说下去,“他们当中是不是有人想过给风磨插上巨大翅膀,让它们飞上天。那对翅膀要大得能把整个岛屿从海中托举出来,让这个岛屿也像蝴蝶群中的一只蝴蝶那样翩翩起飞。”
“这也许会成为真事,你说的很有道理,”年轻的牧羊人敷衍道,“因为夏天的夜晚,岛屿上空显得那么深远、那么开阔,我简直以为这个岛屿想要从大海里跳出来飞去哩。”
但是,那个年老的牧羊人在终于使那个年轻人搭腔说话之后,却又不大听他在讲些什么。“我真想知道,”他还是用那越来越低弱的声音说道,“是不是有人能说个明白,为什么在阿尔瓦莱特山上会有这样的一种思念。我一生之中每天都有这种感觉。我想,每一个不得不到这里来谋出路的人都有着牵肠挂肚的思念。我真想知道,是不是还有别的人明白过来,这种苦苦的思念之所以会缠着大家,那是因为这个岛是一只蝴蝶,他在苦苦地思念着失去的翅膀。”
——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》
古堡里的月亮公主

[英]伊丽莎白·古吉\著
马爱农\译
人民文学出版社
2003年1月北京第一版
2004年2月第五刷
定价:19.20元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“不管你年纪多老,你都不会忘记你年轻的时候,也不会忘记你年轻时爱过的人;越是上了年纪,对往日的时光就记得越清楚,对昔日的恋人就爱得越深……”——对过去错误的悔恨也是一样。
当年轻时小小的错误和误会,随着时间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,沉沉的压在心上,你能漠视不顾维持表面的平和吗?甚至,把这当作一种坚忍的“勇气”?
父母双亡的小玛利亚在家庭教师的陪伴下来到堂叔的领地,发现自己成了这片世外桃源的希望——传承了数百年的新一代“月亮公主”。了解的情况越多,她越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:永不离家出走,离开需要自己并且自己需要的人们,永不在责任面前胆怯逃跑。
她在各个角落捡起失散的回忆,弥合了先人的缺失和遗憾……
“他不会再在天堂山流浪了,因为他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天堂。他骑着一匹白马,穿过湍急的小溪边开满百合花的田野。”修剪成骑士和公鸡的红豆杉树,银色独角兽、具有王者风范的棕色大“狗”,会画图的黑猫,优雅的老牧师和精通厨艺的矮人老头……这个充满了鸟语花香田园世界,足以让人忆起所有美好的童年意象,感受到纯洁和真实的力量,并激发出面对缺憾,进而纠正完善它的勇气。
中国童话欠缺纯朴的自然精神,让孩子们的读物成了大人世界的微缩景观,每每透露出对社会批判嘲讽却又无力改变……他们乐于教授“正义”、“聪明”、“能力”,却忽略了“爱”、“宽容”“自然”与“信仰”的培养。于是孩子们长大后往往富有洞察力,善于模仿,强调自我,言辞犀利,又缺乏健康完善的人格。
现在成人阅读童话的普遍现象,正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他们弥补当年缺失的愿望。
这种情况与社会环境有关,短期不能改善,然而好在还有引进这样的童话。谢天谢地。
“因为这些计划里有月亮的魔法,而月亮是多么勇敢,以如此娇小的脸庞面对如此辽阔无边的黑暗……”
泉
和朋友约好,要一起去寻找“幸福之泉”。
传说那泉水,能涤尽世间沉尘,洗去一切的忧伤和不幸;“什么是幸福”——这个千年来人类苦苦寻觅的问题的答案,据说也深藏在其中。
从不同的地方出发的我们,相约在那座著名的,围绕泉水的迷宫入口处见面。
我早早得到了迷宫的入口——被人等向来不是我的习惯——那个非常隐秘的入口:青石上垂了绿色的藤蔓,古旧而神秘。
一面石墙。
是的,那迷宫的入口就是一堵缠有藤萝的,古老的石墙。
那包围着“幸福之泉”的迷宫,并没有重重的机关和蜿蜒曲折的小道。
它之所以被称作“迷宫之迷宫”,是因为“幻境”——迷宫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幻境,各种各样的幻象——任何可以让人忘记“幸福之泉”的幻象——只有“看得见真实的眼睛”才能分辨迷宫确切出口。这也是想要寻找泉水的冒险者所要经历的必要的考验。
自古以来,凡是寻找泉水的人都从这堵墙进入迷宫。
自古以来,就没有人再从这堵墙里出来。
无论他有没有找到泉水 。
——他有没有找到泉水我们也无从知道了。
我等了很久。
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,仍不见和我做约定的同伴。
林鸟归巢,暮色降下来了。
我最后看了一眼月光下美得近乎诡谲的林野,作为对世界的告别。
然后,迈入了迷宫。
我掩了眼睛,塞了耳朵,尽量不去注意自己敏锐的感觉:我没有“看见真实”的能力——至少这样,不会为虚幻所迷惑。
阳光、风、流水、潇潇的落叶、狂暴的冷雨、炽热的狂沙……都从我的身边过去了。
我感到我涉过开满芙蓉的江边;迈过尚未凝固的火山岩;泅经深邃的海底;穿越熙攘的城市……甚至…被一只垂死、冰冷的手抓过脚踝——在我穿过一片弥漫着血腥味的野地时——那是战场吧,我想。
从风和空气,我感觉春夏秋冬的交替。
从擦身而过的行人,我觉察国界、时代的变更。
然而,我并不加理会。
因为我要找幸福的泉水。迷宫的幻象,不能让我稍做停留。
抛弃了感觉与视听,我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,前行、前行。
最后,我走出了迷宫。
——从另一面和入口相同的青石墙迈出迷宫,和当初进迷宫时感觉一样,从而我知道了——我知道自己已离开了迷宫就如同鱼儿知道自己已跃出水面。
我微笑了。
就在用手掬一捧泉水来饮的前一秒,世界忽然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的安静——
“没有别人了吗?”
“再没有别人了吗!”
那个为了寻找这泉水而抛弃的世界;那些没能同来的朋友,还有,那个世界最后的月光……,都如此清晰的在我面前的泉水中浮现了。
此时,听见有声音说:“喝过泉水之人皆将由此得到永恒的幸福——千百年来,你将成为第一个。”
又听见有声音说:“有和过去的自己永诀的觉悟了吗。有吗——有吗——有——吗——”
……
我垂下手站住了。
因为感到恐惧。
一种不确定究竟是自己要舍弃世界还是自己将被世界所舍弃的疑惧。
“你要独享这寂寞的泉水吗?”这忽然响起的熟悉声音让我为之一颤。欣喜的一颤。
“我可不愿被‘寂寞’独享。”我微笑着回答。
一边看着那个说话的朋友,从和泉水相对的另一面石墙中迈出步来。
原来,迷宫的出口不止一个?
那么,入口难道也——?!
“其他人定是不知道那斑驳的石墙就是迷宫的入口——我们去再走一次迷宫,从青石墙那边带他们过这里来吧!”
“先回来的人要在泉边插一根绿树枝为记——以免对方挂心。”
“带回一个人就插一根绿树枝好了——说不定不止需要跑一趟呢。”
“好呀。就这样——直到把大家聚齐为止。”
做了这样的约定,我便顺来路而返,去寻找那些迷失的友人们了。
阳光、风、流水、潇潇的落叶、狂暴的冷雨、炽热的狂沙……又从我的身边过去了。
我又感到我涉过开满芙蓉的江边;迈过尚未凝固的火山岩;泅经深邃的海底;穿越熙攘的城市……又…被一只垂死、冰冷的手抓住脚踝——还是同样的战场吗,我不敢细想。
从风和空气,我感觉春夏秋冬的交替。
从擦身而过的行人,我觉察国界、时代的变更。
自古以来,就有为了寻找泉水而从这堵墙进入迷宫的人。
自古以来,他们就没有再从这堵墙里出来。
无论他有没有找到泉水 。
——而现在,我出来了。
青色的石墙依然,只是没想到自己还会回来。
这特别的感觉就是所谓的“恍若隔世”吗?
忽然好想再回去看看别后的故园——出生、成长、和朋友们相识、尽欢,乃至共做约定:要寻找幸福之泉……
然而我却没有勇气去亲眼一见——谁知道这树林之外的世界是否早已沧海桑田?而我身边的的葱茏,又是谁为谁插木成林?
就如同那个“萤火虫”的传说:
夜归的孩子借着早已作古的母亲所化的微光,徘徊于回家的小路——据说,那孩子就是第一个喝过泉水的人类。
想见——争如不见。
谁,能为我把这一切解释个透彻?
没有见到任何人,
我木然地立于原地。
没了有去寻找别人的勇气,反而盼望着能被人找到。
不再属于过去,也没有未来可言,而现在——我在哪里?!
夜归的孩子借着微光,
徘徊于回家的小路——到过精灵所在的异境之后,
迟了百年的“归家”。
——而“家”,偏偏就是泉水告诉他的,对他而言的幸福所在。
据说,爱上他的的精灵,就是为了那悲剧而造出了充满幻境的迷宫,永远地拒绝了人类的探访。
没有了任何希望,
就让我这样成木成石吧。晨光如此可哀,
整个太阳都苦,整个月亮都坏……
但是,我知道我将失去我的泉水了
——当我看见我那些朋友们在曦光里向我走来。
他们都说我睡相好傻,
还说他们已经在泉中捞了鱼,烤得很香,要我一起去吃。
他们也不理解我的表情:
“树林中的泉水并不难找,大家还在猜你这路痴为什么一直都没到,原来是在这里睡觉!”
也许我是做梦了:
我们要找的泉水本来就是清流一条——哪有什么迷宫将它围绕?
我经历的一切是真是幻?已经无从知晓,
我看着朋友们嬉笑,想要申辩:“但我所知道的‘泉水’和你们并不是相同的一条……”
我把手伸向青石墙壁——在指尖接触的前一秒
终于又放弃了——烤鱼的味道真的很好。
我没有遗憾,
回想起来,那时在泉水边遇到的友人也许也是迷宫幻境的一部分吧——作为精灵告诫人类的最后一招——谁知道!
总之现在的我过得很好。
传说那泉水,能涤尽世间沉尘,洗去一切的忧伤和不幸;“什么是幸福”——这个千年来人类苦苦寻觅的问题的答案,据说也深藏在其中。
从不同的地方出发的我们,相约在那座著名的,围绕泉水的迷宫入口处见面。
我早早得到了迷宫的入口——被人等向来不是我的习惯——那个非常隐秘的入口:青石上垂了绿色的藤蔓,古旧而神秘。
一面石墙。
是的,那迷宫的入口就是一堵缠有藤萝的,古老的石墙。
那包围着“幸福之泉”的迷宫,并没有重重的机关和蜿蜒曲折的小道。
它之所以被称作“迷宫之迷宫”,是因为“幻境”——迷宫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幻境,各种各样的幻象——任何可以让人忘记“幸福之泉”的幻象——只有“看得见真实的眼睛”才能分辨迷宫确切出口。这也是想要寻找泉水的冒险者所要经历的必要的考验。
自古以来,凡是寻找泉水的人都从这堵墙进入迷宫。
自古以来,就没有人再从这堵墙里出来。
无论他有没有找到泉水 。
——他有没有找到泉水我们也无从知道了。
我等了很久。
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,仍不见和我做约定的同伴。
林鸟归巢,暮色降下来了。
我最后看了一眼月光下美得近乎诡谲的林野,作为对世界的告别。
然后,迈入了迷宫。
我掩了眼睛,塞了耳朵,尽量不去注意自己敏锐的感觉:我没有“看见真实”的能力——至少这样,不会为虚幻所迷惑。
阳光、风、流水、潇潇的落叶、狂暴的冷雨、炽热的狂沙……都从我的身边过去了。
我感到我涉过开满芙蓉的江边;迈过尚未凝固的火山岩;泅经深邃的海底;穿越熙攘的城市……甚至…被一只垂死、冰冷的手抓过脚踝——在我穿过一片弥漫着血腥味的野地时——那是战场吧,我想。
从风和空气,我感觉春夏秋冬的交替。
从擦身而过的行人,我觉察国界、时代的变更。
然而,我并不加理会。
因为我要找幸福的泉水。迷宫的幻象,不能让我稍做停留。
抛弃了感觉与视听,我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,前行、前行。
最后,我走出了迷宫。
——从另一面和入口相同的青石墙迈出迷宫,和当初进迷宫时感觉一样,从而我知道了——我知道自己已离开了迷宫就如同鱼儿知道自己已跃出水面。
我微笑了。
就在用手掬一捧泉水来饮的前一秒,世界忽然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的安静——
“没有别人了吗?”
“再没有别人了吗!”
那个为了寻找这泉水而抛弃的世界;那些没能同来的朋友,还有,那个世界最后的月光……,都如此清晰的在我面前的泉水中浮现了。
此时,听见有声音说:“喝过泉水之人皆将由此得到永恒的幸福——千百年来,你将成为第一个。”
又听见有声音说:“有和过去的自己永诀的觉悟了吗。有吗——有吗——有——吗——”
……
我垂下手站住了。
因为感到恐惧。
一种不确定究竟是自己要舍弃世界还是自己将被世界所舍弃的疑惧。
“你要独享这寂寞的泉水吗?”这忽然响起的熟悉声音让我为之一颤。欣喜的一颤。
“我可不愿被‘寂寞’独享。”我微笑着回答。
一边看着那个说话的朋友,从和泉水相对的另一面石墙中迈出步来。
原来,迷宫的出口不止一个?
那么,入口难道也——?!
“其他人定是不知道那斑驳的石墙就是迷宫的入口——我们去再走一次迷宫,从青石墙那边带他们过这里来吧!”
“先回来的人要在泉边插一根绿树枝为记——以免对方挂心。”
“带回一个人就插一根绿树枝好了——说不定不止需要跑一趟呢。”
“好呀。就这样——直到把大家聚齐为止。”
做了这样的约定,我便顺来路而返,去寻找那些迷失的友人们了。
阳光、风、流水、潇潇的落叶、狂暴的冷雨、炽热的狂沙……又从我的身边过去了。
我又感到我涉过开满芙蓉的江边;迈过尚未凝固的火山岩;泅经深邃的海底;穿越熙攘的城市……又…被一只垂死、冰冷的手抓住脚踝——还是同样的战场吗,我不敢细想。
从风和空气,我感觉春夏秋冬的交替。
从擦身而过的行人,我觉察国界、时代的变更。
自古以来,就有为了寻找泉水而从这堵墙进入迷宫的人。
自古以来,他们就没有再从这堵墙里出来。
无论他有没有找到泉水 。
——而现在,我出来了。
青色的石墙依然,只是没想到自己还会回来。
这特别的感觉就是所谓的“恍若隔世”吗?
忽然好想再回去看看别后的故园——出生、成长、和朋友们相识、尽欢,乃至共做约定:要寻找幸福之泉……
然而我却没有勇气去亲眼一见——谁知道这树林之外的世界是否早已沧海桑田?而我身边的的葱茏,又是谁为谁插木成林?
就如同那个“萤火虫”的传说:
夜归的孩子借着早已作古的母亲所化的微光,徘徊于回家的小路——据说,那孩子就是第一个喝过泉水的人类。
想见——争如不见。
谁,能为我把这一切解释个透彻?
没有见到任何人,
我木然地立于原地。
没了有去寻找别人的勇气,反而盼望着能被人找到。
不再属于过去,也没有未来可言,而现在——我在哪里?!
夜归的孩子借着微光,
徘徊于回家的小路——到过精灵所在的异境之后,
迟了百年的“归家”。
——而“家”,偏偏就是泉水告诉他的,对他而言的幸福所在。
据说,爱上他的的精灵,就是为了那悲剧而造出了充满幻境的迷宫,永远地拒绝了人类的探访。
没有了任何希望,
就让我这样成木成石吧。晨光如此可哀,
整个太阳都苦,整个月亮都坏……
但是,我知道我将失去我的泉水了
——当我看见我那些朋友们在曦光里向我走来。
他们都说我睡相好傻,
还说他们已经在泉中捞了鱼,烤得很香,要我一起去吃。
他们也不理解我的表情:
“树林中的泉水并不难找,大家还在猜你这路痴为什么一直都没到,原来是在这里睡觉!”
也许我是做梦了:
我们要找的泉水本来就是清流一条——哪有什么迷宫将它围绕?
我经历的一切是真是幻?已经无从知晓,
我看着朋友们嬉笑,想要申辩:“但我所知道的‘泉水’和你们并不是相同的一条……”
我把手伸向青石墙壁——在指尖接触的前一秒
终于又放弃了——烤鱼的味道真的很好。
我没有遗憾,
回想起来,那时在泉水边遇到的友人也许也是迷宫幻境的一部分吧——作为精灵告诫人类的最后一招——谁知道!
总之现在的我过得很好。
2001年
2008年10月27日
hide 生日礼物册

时间:2002年12月
软件:CorelDRAW
委托:hide Fans
策划: 漂流大陆-穆 hide专版:蝴蝶的岛屿
协力: Missing You BBS、 Missing You 纪念堂、 蜘蛛的天空、 Hideの部屋、 葬 BBS
编辑: 笑颜、小彦
平面设计: LIAR
英文翻译、校对: 白寒、Keiko
输出、装订: 鸿飞工作室
〖全部作品版权均由原作者所有〗
2002年跟网上认识的各地 hide fans 们协力完成的礼物册子。包括了大家的生日祝辞、图画和多年来的心情。
在12月13日前打印装订了寄到横须贺的hide Museum。现在看版面来做得漏洞百出, 然而那样的心情是独一无二的。把它放在这里,作为纪念。



2008年10月23日
2008年10月22日
Dice
订阅:
博文 (Atom)